日剧百度云胜者即是正义:评价古美门的判断

我觉得单从剧情设定来讲,最精巧的是第四集和第九集。第四集的主题是日照权抗争,古美门是开发商的律师,站在社区居民/业主对立面;第九集的主题是环境公害引发的抗争,古美门是村民的辩护律师,站在大企业的对立面。这两集设置的对立都是看似强大的企业和看似弱小的人民群众,唯一的不同是古美门的立场。

这片子要讲的东西看起来很简单——胜者即是正义。主角古美门是个为赢官司不择手段的律师——讼棍。不管当事人看起来是多么的不仁不义,只要你做了他的辩护律师,上了法庭,你就得想方设法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他的利益。不过呢,如果你仔细看,表面上古美门再怎么唯利是图、黑白不分,实际上也没做什么真正突破观众心理底线的事情。编剧在这方面是做了非常多铺垫的。以第四集为例稍微说一说。

案情非常简单,一上来就交代清楚了。开发商要盖高楼,社区居民认为这会侵犯他们的日照权。开发商在没有和居民商量出结果的情况下动工。居民提起诉讼,要求巨额赔偿。

古美门一口答应了开发商的请求。除了开发商给的价钱很高,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这官司一定会赢。首要的一条是,开发商的所作所为并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规定,所有的审批都是通过了的。因为开发用地不是居民区,盖楼的行为并不受相邻权的约束。黛律师对这点很不服气,说虽然是商业区,可是里面也住了居民啊,他们的日照权是被侵犯了啊,怎能不考虑?古美门一句话顶回去,说,如果那也要考虑,就没必要分居民区和商业区了。

所以编剧说的很清楚,首先,业主和居民主张的是当地法律并不保护的权利。对这一点,古美门清楚,业主那一方的律师,著名的“人权派”律师大贯心里也清楚。他知道这事情弄上法庭对于业主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寄望于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逼迫开发商就范。

我在中国做过一些业主抗争的调查。其实吧,对这些问题,很多业主心里也清楚。他们有时候也会说,“因为这件事情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我们觉得走‘群众路线’可能是个更好的方式。”

日本的相关法律我并不熟悉。但是把相邻权限定在居住区而不是商业区,估计是对于商业开发的基本考虑。就是说假定居住区和商业区对于土地和空间使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因而通过分类的方法做相异的规定。但这个抽象的分类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麻烦,因为商业区里也有可能零散的住着居民。所以古美门能做的是坚持法律分类的逻辑;而业主和“人权派”律师大贯能坚持的是现实生活的逻辑。

为了进一步说明古美门的所作所为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可恶,编剧在现实生活的逻辑里面也做了充分的说明。主要是黛律师和兰丸的调查。调查指出很多参与居民的日照权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有很多参加的人平时根本就是住在阴面的,盖不盖楼他们都晒不到太阳。参与的那个孕妇的疑虑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其实呢,很多参与抗争的居民并不是真的关心自己的日照权问题,他们只是被居委会主任和“人权派”律师“鼓舞”了,觉得如果自己参加了,就有可能得到一大笔钱。

看到这里估计大家已经不是那么同情社区居民了。但法律上的抗争还得继续。古美门用了他最熟悉的手段——离间。抓住几个闹得最厉害的人,打听他们的生活,抓住他们的弱点,然后利诱。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真是太感动了,心说,中国人也是这样的!其实中国的开发商用的也都是这些手段。有时候业主和开发商闹嘛,或者就是要求不涨物业费,多分公共收益之类,开发商就找两个闹得最凶的,或者通常就是业委会的,贿赂一下。也不用很多的,一个停车位,一个新楼盘打折卖一套房,甚至出去吃吃喝喝旅游一趟,就足够让抗争领袖背叛他的邻居了。

最后古美门是怎么“将军”的呢?他找到那个带领大家一起闹的居委会主任,说我把你们居委会的账目给社区居民公布一下吧!居委会主任立马就服软了。不太清楚日本的居委会是怎样的组织,猜想应该就是居民自治组织吧。然后想到中国的业委会,两行清泪都要流下来了。原来什么地方的人都差不多的啊。

到这里,业主抗争的合法性基本上已经全部被瓦解了,法理的、实际生活的,最后是一些基于人格、道德上面的东西。古美门给每一户二十万日元(两千美元,一万多一点人民币)就给打发了。(在上海发生类似的事情也是差不多的价。。。T_T)

“人权派”律师大贯还想继续拼搏,对着业主高喊,我们这个国家正是有了这种大企业才变成这样的!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到这里古美门其实已经完胜了。但编剧又加了一段黛律师和孕妇的对话,以及后来古美门教育黛律师的内容。如果这部剧要说的仅仅是“胜者即是正义”,这一段根本没必要加,孕妇这个角色都没有必要。加上这一段主要是为了让结尾能稍微显得高大上一点。

黛律师让孕妇以个人的名义起诉,这样开发商可能被迫更改规划,甚至付出巨额的赔偿。古美门知道以后,把黛拉到施工现场,对着一家小店说,你看这里面的那女人,前些年丈夫死了,她有个儿子,为了养家苦苦支撑,开了一家小店,经营情况一直都不怎么好。总算有了这样一个新项目,让她又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如果你让开发商为这些居民的贪婪而付出巨额的代价,这家店也无法再支撑下去了。

说到这里呢,店外面蹭蹭蹭就跳回来一个男人。黛律师问,嗯?这人是谁?古美门说,不知道,大概就是个那女人的丈夫吧,我刚刚编故事骗你玩的——但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人,也许有很多这样的人,一个企业一倒,受到牵连的会有很多人。业主的日照权要被顾及,另外一些人工作和生存的权利难道就不该被顾及吗?你作为律师,能做到的只是为当事人利益的最大化考虑,除此之外你不能做别的。你做的那些,看起来是正义,其实不过是对于人的高高在上的怜悯罢了。

所以呢,编剧在最后又打了个弯:一般人没有办法预料到一个社会行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究竟会波及什么样的人,对他们造成怎样的影响。自以为是的正义往往以侵害意想不到的人为代价。你脑子简单,没有能力判断。但你是个律师,你有你的职业主义精神需要坚持,你就坚持这个职业主义精神好了。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古美门的行为合法、合理,甚至还合情。如果没有这一段,这一集的实质内容不就是贪财律师坑了贪财且巧言令色的“人权派”律师所领导的一群贪财又软弱的民众吗?世界总不能这么黑的,是吧?

第九集总体来说没有第四集精彩,不过对于抗争群众的描写其实差得不多。

前面的剧情交待:村里很多老人都生病了,从化工厂开工以来又有不少人死去。古美门开始不愿意接这个案子,理由就是根本打不赢。首先,村民没办法证明化工厂的东西有毒。化工厂找一些专家来,说这个新发现的什么什么物质是没毒的,对身体没害的,轻而易举;其次,这些老人也没办法证明自己的健康出现状况和化工厂生产的东西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三木调查了与当事人村庄地理条件类似的村庄,发现那些地方的老年人的某些疾病发病率和当事人村庄的发病率是差不多的。村庄里老人说的那些话——我最近经常咳嗽,我腰疼腿疼——这在法庭上都是不能作数的。这些理由后来都被对手三木狠狠抓住打。

但阻碍官司打赢的远远不止这些,更紧要的恐怕是村民自己的认知。和第四集一样,三木也用了离间计。三言两语,一点点小恩小惠,领头闹事的人就被收买了。即使后来古美门当中戳穿这一点,拿了一盒企业给发的购物券的村民也顿时觉得心满意足——别闹了吧。

古美门对黛律师说,你有没有觉得这些老头老太为了打官司而表现出来的兴高采烈的情绪,和他们在东京乘观光巴士的时候的情绪没有任何区别啊?他早看出来,这些人未必有能耐打持久战。打官司对他们来说像个仪式,参加一下就high了。

古美门后来对村民发表的那一篇演讲,性质和之前的“人权派”律师大贯鼓动业主继续抗争的,其实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只是,古美门有更好的演讲才能。他诉诸的不是“大企业”、“政府”这样的空洞概念,而是每一个人的具体的人生经历,比如谁谁是老师,全村人都当过他的学生;谁谁养了六个孩子,还能操作重型机器——就是你们这样一代坚韧不拔的人才支撑起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个人的生命历史搭上民族国家的命运,听听,多激动人心啊。

从我的角度来看吧,古美门这样的人,与其说是“讼棍”,不如说他很理解人性。这些故事不是什么法治与人情之间的矛盾,或者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矛盾。明白过多的事实真相,对于人的精神未必总是好的。倘若有人以为,维持正义的理想必要保持晨间剧女主播般的纯真,我亦无话可说。但我真正佩服的,往往是那些充分了结了人性里的软弱、自私、短视、贪婪,却还愿意搅合在这纷争里,做出判断、有所作为的人。